今年以来,沿滩区检察院注重将 “一案十查”工作与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相结合,坚持在责任意识、行动举措、内外衔接方面,做好 “加”法,切实提振监督动力,提高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
一、在责任意识上“加”压,提振监督动力
一是严格程序促规范。完善《办理案件“一案十查”实施细则(试行)》,对“一案十查”线索进行归类管理,明确案件管理部门按照线索类型进行侦查活动监督、审判监督、刑事执行监督等归类管理。建立缓查信息库,将暂不具备调查条件的归入缓查信息库,每半年开展一次重新评估,有效提高“一案十查”线索的综合价值。二是实战检验强能力。组建4个业务标兵、能手传帮带学习小组,为干警提供“小而精”的定向培训,通过开展优秀法律文书、文稿评选活动,大幅提升检察干警线索发现、调查取证、论证说理等能力。
二、在内外衔接上“加”劲,提升监督合力
一是强化内部快速联动。沿滩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在办案中通过“一案十查”发现一起非法出售野生动物公益诉讼案件线索,迅速将该线索移送第二检察部办理,最终对当事人成功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切实加强对涉野生动物犯罪的打击力度;二是畅通外部监督渠道。积极向区委政法委汇报,推动出台《自贡市沿滩区公益诉讼信息联络工作规定》,将公益诉讼信息联络工作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由全区266名网格员兼任公益诉讼信息联络员,在全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网格化公益诉讼联络格局,切实解决了“一案十查”工作中公益诉讼线索发现难的问题;跨院联动开启自贡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联网模式”。在办理郑某某脱管案中,发现自贡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涉嫌违法,及时将监督线索移送自流井区检察院进行纠违,发挥了检察一体化优势,有效扩宽了刑事执行监督中“社区矫正脱漏管”监督线索来源,有效改善了过去刑事执行监督方法保守、分片监督、存死角留余地的弊端。
三、在优化举措上“加”码,提高监督质效
一是探索预防式监督。针对“一案十查”工作中比较集中的监督问题,通过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开展预防式监督。就“一案十查”中发现公安机关办理毒品案件多次出现共性问题,与公安机关举办了毒品类案件办案沙龙,采取与办案人员面对面交流的方式送达检察建议,强化系统整改。针对“一案十查”工作中清理出的违法解矫等问题,会同区司法局召开社区矫正人员几种特殊情形如何解除矫正的座谈会,消除认识分歧,切实从源头上解决违法解矫问题。二是回访落实监督实效。对2020年度11名司法救助对象的身体状况、就业就学复工情况和防疫防范事项进行深入回访,协助解决实际困难。针对交通肇事案被害人反映保险公司因突发疫情,未落实支付赔偿金的情况,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核实,督促其按期履行给付义务。针对一名被害人家属反映提起的民事诉讼法院迟迟未开庭,无法拿到赔偿的情况,积极与法院沟通协调相关情况后按期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