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的‘问题土地’都已复耕复垦啦,重新种上了油麦菜和豌豆苗!你们看,现在地里的蔬菜长得多好。不得不说,检察院的‘药方’疗效很好!”
2023年12月19日下午,某乡镇重滩河畔,正在举行的是贡井区首个生态环境司法修复点揭牌仪式。在现场的当地村民朋友们为何有上述感言?
原来村民们口中的“问题土地”,就是曾经被违法占用的永久基本农田。这还要从“晓松检察官工作室”在数月前开展的公益诉讼“回头看”专项行动说起。
2023年8月,贡井检察院在公益诉讼“回头看”行动中发现,谢某在其流转的土地上长期倾倒建筑垃圾,压占耕地面积约1293平方米。工程罐车清洗过程中产生大量水泥砂浆直排,在现场地块上沉积形成两个长约8米、宽约6米的水泥砂浆坑,地块右侧部分水泥砂浆溢流向农田沿坡形成一道水泥硬化带,造成耕地破坏。若是其中的土壤水溶性养分物质被进一步淋溶扩散,势必给当地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及耕地资源保护带来更大隐患。
承办检察官随即开展调查,通过现场实地勘查、走访职能部门、无人机拍照取证、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图,以及邀请第三方机构依法测绘,确认被侵占土地面积。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督促当地政府及时进行整改,最终使农田上搭建的工棚已全部拆除,并已完成补植复绿工作,复垦率为100%。
与此同时,贡井检察院还邀请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律师等作为听证员,对行政机关是否履职到位进行公开听证,让整改效果公开化;共同建立贡井区生态环境司法修复点,让修复效果可视化;与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会签《关于建立耕地保护司法与行政协作机制的意见》,让耕地保护常态化,全方位多渠道做好耕地资源司法保护的“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贡井检察院始终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围绕服务中心大局,紧盯农村“居”、“食”、“耕”等问题,能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共计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30件,启动行政公益诉前程序104件,提起公益诉讼17件,法院审结17件,检察机关诉讼请求均得到支持,全力当好公共利益“守护人”。
下一步,贡井检察院将树立和践行“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理念,注重发挥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主动深入农村、贴近群众、服务“三农”,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提供优质的检察供给!
(第二检察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