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已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检察院>>大检文苑
在学思践悟中“邂逅”检察新闻宣传
时间:2021-09-09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在学思践悟中“邂逅”检察新闻宣传 
——记检察新闻舆论引导研修班5日心得体会

政治部 陈泽露


  “非学无以增智,非学无以长才”。我们一生都在上下求索,在不断摸索中认知觉醒,在认知觉醒中找寻自我,又在找寻自我中确立方向进而获得提升。很高兴能获得这5日学习提升的机会,时间虽不长却收获颇丰。
   这5日,思想的“味道”很浓。有一种美食叫“思想的富足”,有一种味道叫“真理的甜”。百年以前,陈望道先生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品尝出了真理的“甜味”。这次培训不仅品尝到了顶尖新闻学术专家讲述真理的“甜味”、新时代下新闻业态变革的“鲜味”,还闻到了新闻宣传引导力发挥重要作用的“香味”。同时,在与全国各地检察新闻战线的同仁及领导的思想碰撞下尝到了“辣味”。研修班端上来的“菜”很硬,7次理论课程、2次实际操作、1次分组讨论,多学科、多领域、多菜系、多口味,内外兼修、动静结合。有静静的听,有细细的看,有系统的小组讨论,有深邃的理论分析,有形象的案例介绍。面对这些“美食”,我大快朵颐,尽情享受这场味道多元、营养丰富的思想盛宴。

  这5日,理论的“浓度”很高。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写道:“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我们都是检察战线的工作者,虽不见得会进行专职检察业务理论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或多或少都要参与文稿起草、政策制定以及文件贯彻落实,检察理论的重要性、必要性不言而喻。本次授课老师都是检察新闻宣传界的“大咖”。不管是检察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赵信的《融媒体情景下的检察新闻传播》,还是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的《媒体现象观察分析》,都钩沉发微、问本思源,把检察新闻宣传的本质讲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张建伟教授采用实例观察媒体的特别视角,深入剖析了“法国德雷福斯”案件,进一步阐释了新闻媒体发挥警犬功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将“新闻是作为立法、行政、司法以外的‘第四权力’”这一定义讲通讲透。整堂课,涉及了法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的探讨,范围之广,“浓度”之高,“后劲”之大。

  这5日,打开的“脑洞”很大。张军检察长在做好新时代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的会议上强调,要做到“检察工作为本,检察文化为要,检察宣传为效”。一开始,作为检察宣传干线工作者的我只是墨守成规地在执行。通过这几日的培训才逐渐顿悟出“本、要、效”三位一体这一加强和改进检察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理念,真正做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悟,打开了很大的“脑洞”。我开始思考:新时代检察人,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张军检察长这一新理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新闻宣传工作?

  通过学习,对这个问题,我有了一些感悟,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内容、尺度、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做好新闻宣传就要内容为王。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优质的内容输出始终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检察宣传必须要着重内容的加工与打磨,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抓住切合点,围绕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努力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价值的检察新闻产品。二是做好新闻宣传就要把握尺度。100篇正面宣传报道的影响力比不上1篇负面舆情新闻的杀伤力。检察新闻工作者,坚守的是惩恶扬善的使命,担负的是司法公正的责任,要敢发声善发声,更要发好声!一方面要发挥检察文化源动力,讲好检察为民故事;另一方面要扬正控负,增强舆情风险意识,防止将故事讲成事故。三是做好新闻宣传就要抓好创新。随着媒体不断融合,平台不断拓宽,孕育优质检察产品的难度也在逐步升级,唯有创新才能让检察产品不失活力。内容要创新、表达要创新、手段要创新,三者缺一不可。

  “打铁还需自身硬”,检察工作是新闻的“金矿”“富矿”,要多在策划、独家、重磅上下功夫,找到自己独特的立身之本。这就需要我们“功在平时”,要牢固树立系统观念,不断修炼检察业务基本功,加强检察战线同志间的横向交流,增强与主干线部门同志的密切配合,及时掌握新思想、新部署、新举措,从而不断提升检察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提高检察宣传的影响力、公信力。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1号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